這份是補充去年2017年6月份的每月特輯,為了不讓文章一發表就沉底,就不把發表日期改為相應的時間了。
由於太久沒有寫比較像文章的文章了,很難一時間把要說的安排一個清楚脈絡,習慣了把要點列表式記錄下來。
以下就以point form來寫,將書中提到的內容和自己的感覺一併說說。
1.感覺在作者眼中寫小說是一間水到渠成的事情,不用刻意去追求。把想寫的衝動化為行動直接寫下來。
當然,作為要發表的小說,他之後會花很多的時間去修改,但一開始寫時候,都是任由思緒流動,不需符合邏輯,也不需要太深究遣詞用字,不需要華麗的藻詞。
重點是“原創性”,即是要有自己的寫作風格。
以我個人來說,很容易就因為要顧及前後脈絡的問題的最後停滯不前。看到有小說家這麼說,會覺得:啊,有作家這樣說真的太好了。原來不用太注重這些。
特別是,為了誰寫小說這個問題。首先就是為自己而寫,當村上成為職業的小說家後,才慢慢有意識地想著一個模糊的讀者群來寫。
那麼對於我這些很多時候都是寫給自己看的來說,首先就是把東西寫完。以前總想希望有人會看,當完全沒人看時,是有點點沮喪的(雖然因為根本沒寫成什麼,沒有資本沮喪)
得努力不介意他人的目光,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事,才是最重要的。也最重要的成就感的來源(完成一件事的成就感)。
我想這點不單是在寫小說上,在任何方面都是這樣。如果太介意他人的眼光,反而會活得很束縛。要清楚的意識到不可能令所有人喜歡自己,所以不用太介意他人,首先是要令自己快樂,我想我要做到這點是需要刻意訓練的。
2.寫小說是一個體力活和對時間的管理。
村上與人們一般眼中的作家形象不同(生活隨意自由、日夜顛倒),十分注重身體的健康。當他決定要以寫小說為職業的時候,就刻意開始過期早睡早起的生活。
在漫畫中經常出現的為趕稿子日夜顛倒,通宵寫稿或電影中出現的紙醉金迷。
雖然有不被deadline追趕就寫出來的作者,但他不是這類型,所以他基本上不接邀請稿,那樣就沒有deadline了。
他說他沒有遇到過寫作的瓶頸期,因為他是到很想寫的時候才開始寫,沒有想寫的念頭就不寫,不會要自己一定要寫,所以不接邀請稿,免得要逼自己寫。
但當他決定要寫的時候,例如是寫長篇小說,就會要求自己每天寫十頁,每天都一定要完成。每天都在書桌工作五、六個小時。
在完成初稿後,會有一定的修改流程,設定一定的時間去完成,分階段進行。會設定基準(妻子的意見),也會聽別人的意見。有趣的是即使是不接受的意見,也會把被指出有問題的段落重寫修改,雖然不一定按對 方的意見來改。因為他覺得對方指出的段落,是問題比較明顯的段落,那就重寫修改好了。
我很佩服是是他的毅力。他的做法是按部就班,把寫作當成工作(上班)的感覺。就像那些SOHO,由於沒有像公司那麼明顯的制約在,對於自身的約束力的要求會更高。不然容易一事無成。
同樣的情況也可見於大學的作業上。
有些作業是很早就佈置的,短的也有一兩個星期的時間,不再像中小學那樣,今天的作業明天交那麼迫切。
那麼就要懂得如何分配時間來完成作業,不要到最後一刻做deadline fighter。
身邊的同學不少都有意無意的做了deadline fighter。
就如下圖,當時大家都覺得,寫文章類作業的靈感都是越接近限期越有靈感。
我以前也經常做deadline fighter,現在有時也會做,但更多的時候刻意提醒自己不要成為deadline fighter。
因為每次這樣,最後的感覺總是後悔的,沒有時間重新審視自己寫了寫什麼鬼東西。
更多的是覺得自己無法掌控時間。
像村上那樣,有序不亂的按部就班完成計劃是需要很強的執行力的,而且他還維持了35年這樣的生活,更是有很強的毅力。
另外,像他那樣早睡早起(固定時間),做運動,是有助於海馬體工作的,有利於激發思維,十分科學。
3.對於為什麼要鍛煉身體,他認為:“作家從那地下的黑暗中發現自己需要的東西——也就是對小說來說必要的養分,拿到手之後回到意識上層。然後把那轉換成擁有形式和意義的東西,也即使所謂的文章。在那黑暗中,有時充滿各種危險的東西。......為了對抗那深度黑暗的力量, 也為了日常面對那各種的危險,無論如何都需要強壯的身體。”
我想因為運動有助於磨練身心的關係吧。我中學時期總覺得做什麼都有心無力,是體力不行的關係。雖然直到現在都還是沒怎麼做運動,但十分贊成要做運動。
適當的運動可以使頭腦保持清醒,也可以轉換心情,更可以把青春的無聊消耗掉。
我想這也是一些頂級運動員為什麼也很會讀書的原因之一。我相信萬事萬物有相同的最高的道理。如果在一個領域做到頂端,他能掌握一些規律性的東西,然後也可以運用到其他方面,之後也能在其他方面得到成就。更加重要的是,他們經過艱苦的訓練,嘗試過無數的失敗,所以在做其他事的時候也不怕失敗,毅力十足。
因此也可以看見一些很會讀書的人,不會光會讀書,也能在音樂、運動方面也很在行。
4.他提到一個做小說家的要素是要會觀察,但是觀察的時候只做記錄,不亂下定論。所以他也提到,寫小說是一件迂迴沒有效率的事情。所以聰明的人很少持續當小說家。
所謂有效率的時候,是容易在看到事情是很快下定論,做一個總結。這樣的確是有助於整理更多的資料,不過容易限制了思維的發展。
我近幾年比較關注的都是如何提高效率,特別是讀書的效率。有效率才能在更短的時間內把事情的數量和質量提高。同時能掌握一個做事的方法。
所以很多是,我也特意訓練自己要學會總結。當然這個總結是要有機的,即是不是硬記的,而是將各種知識靈活的連接在一起。那樣對於一個問題就能從多方面考慮。這個是我想做到的。
不過以我未來發展的方向來說,還是學會總結比較重要。
5.他提到自己一開始並沒有立志成為小說家,或許就是這樣的心態,壓力比較少,才能做得長久。
某程度來說,這是很諷刺的。以前總覺得要立志,還要很強的決心才能成功,所以有這種特質的故事好像很勵志。
但不小心太過強求的時候,會給自己很大的壓力,如果壓力處理得不好,就很容易全盤崩潰,對自己是一個很大的打擊,甚至一蹶不振。
反而沒有很強的執著心,有時候反而成功,因為沒有給自己太大的壓力。
想一想,經常把夢想掛在口邊也讓人厭煩,例如鳴人天天說要成為五代目。
我想最重要的是懂得如何處理壓力吧。如果毫無目標,對很多人來說,容易流於一事無成。
有適度的目標。重點是如何達到目標的計劃和執行力。目標不可過大,要現實。要制定現實的計劃就得能正確的審視自身的實力。執行力也可以說是毅力吧。
另一方面來說,就是不要過度立Flag吧。
如果對外宣布自己要成為什麼什麼,無疑就是讓外界給壓力自己。這樣是不給自己退路吧。
以前我是覺得要成功達到一些大的目標,有時候要斷自己後路,才能下定決心努力完成。
不過實際上我也沒有這麼做,比起這個決心,更怕最後做不成,無路可行的後果。而且如果不留後路,更容易處於不安的狀態。
在臨近deadline,工作的動力增加也是因為壓力的推動。所以有時會說壓力是動力。
適度的壓力是動力,過度的壓力是抑制,怎麼拿好這個度是人生的課題吧。
如果說有時候沒有刻意去做,反而成功,並不是完全沒有去努力,而是不會太過去強求。因為勉強沒幸福嘛。
過度緊張的情緒只會使自己不能看清全局,最後反而容易做錯決定。
這些算是我對自己的提醒吧。
6.村上不會強迫自己寫作,只在想寫的時候才寫。
但一旦開始寫作,就會專心致志,全力以赴。
專注是成功的重要因素。
他從不會重看自己以前的作品。因為他知道看了一定會有不滿意的地方。只要每次寫作都會盡全力,拿出最好的,當時滿意就可以了。因為盡力了,所以也對他人的各種評論持平常心。
隨著時間的推移,總會對過去自己寫的東西不滿意,也說明自身能力的提升吧,也說明了自己當時的能力不足。
就我個人來說,我是會回顧過去寫的東西的。隔了幾年了,完全忘記自己寫過什麼了,重看反而有新鮮的感覺,也重新認識自己。
7. 我覺得村上是一位樸素平實的人,這是在做事方面。在思想方面上,他是大膽的,起碼不墨守成規。
8.總結一下對自身有用的東西:
- 找自己獨特的地方
- 有效管理時間,作息固定
- 有效管理身體
- 工作與運動結合
- 專注做好自己的事,不用太關注他人的目光
- 適度而不過度的壓力,不太刻意強求,但是有向相關方向前進
- 細心觀察和發掘自己內心
另外說一下,我對村上的認識。說實話,我很少看他的小說。以前初中看了一下《挪威的森林》,覺得實在不好看。我想這本書實在不適合才13歲的我看。內容太成人。
後來接觸他的散文集後,喜歡他的散文,覺得他挺幽默的。總在很多地方上雙重保險,避免引起紛爭,也在這方面花很多的字數,不厭其煩的上保險。我還挺喜歡看他上雙重保險的,什麼都留有餘地,但話其實還是照說無誤的。
這本《身為職業小說家》也有不少地方是這樣。
再後來才看了一些他的小說,多數是短篇的。
長篇來說,喜歡《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巡禮之年》。
留言列表